一站式冷鏈運輸解決方案,冷藏箱,保溫箱,冰盒,冰袋
還在學生時代的我們,相信大家都有過學校食堂就餐的深刻記憶。然而,殘留在我們腦海深處的記憶也不全是美好的,回想那個時代,幾百號學生一同去食堂就餐,但食堂無非就是每天重復的那幾樣,要是飯菜能保證熱也還好,但無奈的是經常會出現飯菜變涼的現象。下面我們通過一則案例來看看食品保溫箱的秘密!
學校食堂,是大家讀書時代一個繞不過去的回憶。它和學習生活息息相關,但留給我們的印象卻不夠美好:幾百名學生,放學后集中去食堂就餐,而食堂原料無非是蘿卜、土豆和白菜,要面對幾百名口味不一的學生,食堂只能勉強解決溫飽問題,要想吃得好,只能寄希望家長回家增加營養。如果食堂偶爾變換花樣,或者加個餐,學生一定會津津樂道很久。
然而,在儀征市月塘中心小學,卻見到了另一番景象。每周五中午,學校通過微信公眾號、學校網站等,將下周食譜及時發布,接受家長監督。每天8點整,學生陸續到校,學校食堂派專人到附近菜場選購新鮮的蔬菜剛回來。這邊學生開始早鍛煉、上課、陽光體育活動,食堂里熱火朝天的忙開了:工作人員身著統一潔白工裝,分揀、清洗、配菜、加工,等到10點整,用近三百只橢圓形有蓋飯盒裝好,放在天藍色保溫箱中,再擺放到22張不銹鋼長條餐桌上,方便學生放學后能吃上熱乎乎的飯菜。
2016年12月6號,趙厚華從儀征市陳集小學交流到月塘小學任職,因為離家較遠,他就在食堂就餐。當時,學校有近300名學生選擇在食堂吃飯,十多年前建成的食堂有五名工作人員,卻只有一個窗口,工作人員分別打菜、盛飯、舀湯,漫長的隊伍堵在食堂門口,學生只能從東門進入,從西門離開。要應付學生同時就餐,工作人員常常力不從心。學生從11點開始分兩批去食堂,但等到最后一名學生端上飯盆,已經是11點點40分。此時,新鮮的芹菜、土豆,在保溫桶里被燜得變色、失去口感,學生見了也失去胃口,情緒失落的他們,只能等飯后去小店買點零食,或者期待明天能早點沖到食堂??商煊胁粶y風云,遇上陰雨天,那種撐傘在上百人的隊伍中排隊等待就餐,就是一種對耐心的考驗。如果是寒冬臘月,哆嗦著捧著快餐盤,用筷子扒著漸漸變硬變冷的飯菜,著實讓人心疼,本想舀上一份熱湯,怎奈快餐盤太淺,好不容易打上的熱湯常常潑灑得到處都是。
趙厚華校長默默站在食堂一角,習慣性地托住腮幫,陷入沉思。為了真切體驗最后一個學生就餐的滋味,初來乍到的半個月里,他總是等所有學生端上餐盤,才用兩個小碗,從窗口打飯。食堂人員本想從見底的菜盆里為身高一米八幾的他多盛些,可精打細算的食堂,每天的飯菜都是定量的。
有了真實體驗,在農村工作二十多年的他決心改變學校沿襲多年的就餐方式。為保證學生每天吃上熱飯熱菜,他走訪了附近的幾所學校,決定在分批就餐的同時,事先用方便飯盒裝飯,借助保溫箱存放,確保所有學生放學后能在最短的時間吃上熱騰騰的飯菜。
2016年年底,學校從北京定做了保溫箱,本想在最快的時間給學生用上,怎奈遇上北方霧霾天氣,廠家無法發貨。直到2017年元旦后,大家才盼來保溫箱。細心的趙校長發現,雖然吃上熱飯菜,可學生浪費飯菜的現象比較嚴重,有些孩子還挑食。這下,他把精力從關注就餐方式轉移到改善伙食質量上。和分管后勤的周國兵副校長、總務處李名忠主任一道,深入食堂,幫助工作人員動腦筋、想辦法,按照學生營養餐的要求,豐富飯菜種類,精心搭配食譜,嚴格財務管理,確保學生的每一分伙食費都能變成可口飯菜,讓學生增強筋骨。
食堂的工作人員大都五十開外,工作量比以前增加不少。特別是學生就餐高峰,他們給學生加飯端湯,忙得團團轉,學生離開后,還要把飯盒用大鍋蒸煮消毒,一開始都感覺吃不消。趙校長和他們交流:“學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,讓他們每天都吃得健康、營養,是大家的職責所在。我們吃點苦,就是在造福子孫。學生今后茁壯健康,精力充沛,我們也開心!”
現在隨著伙食質量的提升,加上開展的專題教育,學生浪費糧食的現象幾乎絕跡。每天都會有幾個飯量大的孩子,要多次添飯加菜,等別人離開了還坐在那里喝著熱湯。趙校長鼓勵他們別忘了鍛煉。以前食堂水池邊有個大大的泔水缸,學生把吃不完的飯菜裝進去,再由附近養殖戶來運走。如今,大缸倒扣在那里,取而代之的是兩只小小的塑料桶。
看著天藍色的保溫箱從北京穿越霧霾,給學生帶來方便健康,真誠希望月塘小學的孩子們身心協調發展,插上知識的翅膀,向著藍天、向著北京翱翔。
看到這里,是否勾起了大家滿滿的回憶讓大家深有感觸呢!不過好在有了食品保溫箱,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。要是大家喜歡小編的文章記得轉發哦,能讓大家受益是小編最終的目的!
下一篇:食品保溫箱,餐飲行業不可或缺!
Copyright © 2013 Gailen.cn.AllRight 中國·廣州佳冷冷藏科技有限公司 頁面版權所有
粵ICP備19107652號 | 工商注冊號:44011000473096